又不给大合同又要让他在场上乱抡,篮网的战术安排也太离谱了吧?

  • 2025-11-10
  • 1

1、球队定位模糊:重建与竞争两头不靠

篮网在杜兰特、欧文、哈登时代结束后,进入了一个典型的“方向迷失期”。理论上,这支球队应该选择彻底重建,以年轻球员为核心重塑体系;但现实中,他们依旧想维持表面的竞争力,不肯放弃中游排名。这种摇摆的方向直接影响了教练组的战术安排,也让托马斯这种年轻得分手成为了矛盾焦点。

管理层希望球队赢球,于是要求托马斯在场上打出火力、拉动进攻;可当球队连败、进攻停滞时,又会质疑他的出手选择与团队意识。这样反复的信号传递,让球员无所适从——既不是被明确扶正的核心,也不是被放养培养的新星。

在这种不明确的定位下,教练的临场指挥变得保守甚至混乱。托马斯的出手权忽高忽低,战术体系缺乏连续性,球队在关键时刻根本找不到清晰的得分方案。篮网看似想“培养年轻人”,实则又不敢彻底信任他们。

2、托马斯使用失衡:既当核心又当替罪羊

托马斯是少有的能在单打中自给自足的年轻球员之一,他的进攻侵略性和得分爆发力是篮网目前少数能点燃比赛的武器。然而,球队却在使用他时显得极不合理——不给他长期合同,却让他承担战术核心,这无疑是“既要马儿跑,又不给马吃草”。

在没有战术支援、空间不足的情况下,托马斯被迫频繁进行高难度出手,命中率下降,球权分配也受到诟病。外界批评他“乱打”,但实际上是球队体系根本没给他足够的支援。篮网既没有为他量身定制的战术,也没有稳定的二次组织点。

更糟糕的是,当球队输球时,舆论往往首先将矛头指向托马斯,认为他“刷分”或“独”。但他不过是执行了教练组的“让他多出手”的计划。这种内外矛盾的局面,让托马斯成为了球队失败的代言人,而不是战术体系的受益者。

3、战术体系混乱:进攻无核心,防守无体系

篮网目前的比赛观感极差,最大的问题在于——他们没有明确的战术核心。表面上,托马斯是得分主导,但他并不是那种能串联全队的控卫;而本·西蒙斯状态起伏、伤病不断,根本无法成为真正的组织者。这样一来,球队就陷入了“看谁能得分就给谁打”的混乱状态。

更糟的是,篮网在战术执行上缺乏层次。没有有效的挡拆配合,没有足够的无球掩护,托马斯往往只能持球单干,而其他球员则站在外线观望。这种“托马斯模式”虽然能短暂得分,却完全无法支撑整场比赛的节奏。当托马斯手感不佳时,球队的进攻瞬间陷入停滞。

防守端的问题同样严重。由于进攻端的球员分工混乱,球队在转换中经常暴露防守漏洞。教练组尝试调整防守策略,米乐体育电竞但因为人员频繁变动、球员定位不清,最终防守体系形同虚设。篮网就像一台失控的机器——运转声很大,却始终没有方向。

又不给大合同又要让他在场上乱抡,篮网的战术安排也太离谱了吧?

4、管理与教练失策:没有信任的体系注定失败

归根结底,篮网目前的问题不仅仅是战术层面,更是管理与教练层面的信任缺失。管理层不愿为托马斯提供长期保障,传递出的信号就是——我们不确定你是否是未来核心。而教练组又在场上强行让他承担核心角色,这种内外矛盾让球队陷入无解的尴尬。

对于任何一支球队来说,稳定与信任是体系运作的根本。如果主将的地位不稳、角色不明,那整支队伍都难以形成凝聚力。篮网如今的状态,正是典型的“上层不定、下层乱动”。球员之间缺乏明确分工,比赛中彼此信任感极低,导致连最基础的配合都变形。

教练组在战术上的摇摆,也加剧了这种不信任。既不敢彻底重建、培养年轻人,又无法制定成熟的体系去竞争季后赛。托马斯等年轻人陷入了被动执行的状态,他们的努力无法转化为认可,这种心理落差终将反噬球队的士气。

总结:

篮网目前的战术与管理模式,正在将一位潜力无限的年轻得分手推向尴尬的边缘。球队既不愿给托马斯稳定的地位,又希望他在场上承担一切责任。这种既要输出又不肯信任的矛盾安排,让篮网的战术失去了逻辑。所谓的“乱抡”,本质上是管理与教练的混乱投射。

要想走出困境,篮网必须做出选择——要么彻底扶正托马斯,围绕他构建体系;要么明确进入重建阶段,培养更全面的团队协作。继续这样模糊的定位,只会让球队陷入无休止的内耗。篮球场上最忌讳的不是输球,而是没有方向。而如今的篮网,正是这句话的最佳写照。